小书屋 > 玄幻小说 > 学霸从改变开始 > 第250章 时间很紧
    目前一共9组实验数据。

    按照当前的实验进度,明天共掺杂实验结束后,至少要后天上午,第10组数据才会被整理出来。

    也就是说,陈舟和沈靖目前有差不多两天的时间,来处理手头的9组数据。

    根据这个时间,陈舟大致理了理他和沈靖的工作安排。

    看着写在草稿纸上的计划,陈舟微微皱眉。

    “这不行啊,如果拖下去,再等实验验证,再调整实验方向,那就要太多时间了……”

    陈舟显然并没有那么多的时间。

    且不说隐藏任务要求的半个月时限,单是陈舟自己就给自己限定了一周的时间。

    “看来,还得再寻求帮手才行……”

    想到这,他又给张一凡发了条消息,让张一凡帮着再找一找相关的金刚石掺杂实验的数据。

    通过上次逆推粒子加速器实验数据这事,陈舟深刻的认识到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当然,这里的巨人指的是巨量的文献资料。k”的表情。

    看到这个表情,陈舟微微一笑。

    这离开前,必须得安排一顿大餐犒劳犒劳!

    陈舟又打开和杨依依的聊天框,发送了一条消息。

    依依,最近杨院长那边的实验,忙不忙?

    没多久,杨依依便回复了消息。

    不忙,现在彭佳学姐他们采用我们的方法,已经把工作分担掉了。

    看完消息,陈舟还没来得及回复,杨依依又发过来一条消息。

    怎么?是不是需要我帮忙呀,开心?

    陈舟笑着点击手机屏幕,回到

    可能会和我一起熬夜哦。

    消息刚发送,杨依依便回了过来。

    没关系,我们俩一起熬,省的一个人担心另一个。你把资料发我?

    还在四十三所,晚上回去发你。

    好。

    杨依依成功加入,陈舟的小团队升级成了四人组。

    收起手机,陈舟面带笑容,基本上安排妥当。

    随即,他看向沈靖“学长,咱们六三开?”

    沈靖有些诧异的看着陈舟“你忙得过来吗?”

    陈舟微微一愣,旋即轻笑着说道“是你六,我三。”

    “呃……”沈靖这下糊涂了。

    他本以为陈舟是打算自己处理这三分之二的数据,没想到却是要他来负责。

    陈舟却没有过多的解释,只是说道“学长,怎么样?”

    沈靖看着陈舟,缓缓点了点头。

    “行,相信我,我们能早点回去。”陈舟随口说了一句,便开始在草稿纸上写着计划。

    听到这话,沈靖想了想,顿时明白了陈舟的意思。

    说是让他负责三分之二的数据分析,实际上,陈舟可能要做的工作,比他多得多。

    想到这,沈靖把目光移到面前的电脑显示屏上,开始投入工作。

    他还是挺想多帮陈舟分担一点的。

    要不然,回到燕大,吴西平一问,你们都做了啥呀?

    他哪好意思说哦……

    仅负责3组数据的分析,陈舟在当前工作的压力顿减。

    这样,他就能抢时间,试着在今天下午就把这3组数据搞定。

    然后开始对实验进行整体分析,借助其它文献资料的实验数据,对当前的课题进行调整。

    另外,陈舟基于这样安排的原因,还有一点。

    那就是吴博士对于数据的初步处理,很有参考性。

    这也就给陈舟了更多的选择。

    如果是9组原始数据,那可能这个六三开,就是陈舟六,沈靖三了。

    从型掺杂入手。

    对硼的掺杂浓度、衬底晶面等影响硼掺杂金刚石制备的因素,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

    因为9组数据的硼源选择都是b(ch3)3,所以这次的实验倒是不需要考虑硼源的影响了。

    陈舟完全的投入到了紧张的数据分析之中。

    也许是知道时间很紧的原因,陈舟手上的动作,也比平时加快了不少。

    无论是敲击键盘的速度,还是拿笔在草稿纸上进行记录。

    陈舟都尽量的在追赶着地球转动的步伐。

    型掺杂的实验数据搞定之后,陈舟开始处理n型掺杂实验的数据。

    n型掺杂,也就是磷掺杂。

    除了考虑和型掺杂一样的磷的掺杂浓度、衬底晶面、温度这些基本的影响因素。

    还有一点需要考虑。

    那就是磷掺杂金刚石的电子散射机制,对迁移效率,同样有影响。

    金刚石半导体中的电子散射机制,与内部的声学声子、谷间声子、离子杂质和中性杂质有关。

    在室温下,当磷的掺杂浓度超过1x10183时,杂质散射或缺陷态散射其主要作用。

    而当磷的掺杂浓度低于这个浓度时,杂质电离散射变为声学声子散射。

    当然,这种简单的判别并不充分。

    因为磷掺杂自身也会引入其他散射。

    像磷—碳共价键的键长失配导致的内应力引起的散射。

    另外,在不同的温度区间,主要的散射机制也不同。

    低温条件下,声学声子散射为主要散射机制。

    而高温时,电子则受到声学声子散射和谷间声子散射的共同作用。

    好在先前陈舟已经跟彭飞确认了磷的掺杂浓度是在4x10153~2x10153区间内依次选取的。

    再根据手头的实验数据,倒是不难判断散射机制的主要因素。

    n型掺杂的数据结束后,还剩下共掺杂的数据。

    共掺杂也是n型掺杂,有了一次经验后,陈舟处理起来就顺手多了。

    很快,共掺杂的实验数据处理完成。

    这样,一组实验数据便宣告结束。

    陈舟看了眼时间,花了近两个小时。

    还算可以接受吧,毕竟第一次,总是会慢一点。

    接下来,应该就快了。

    陈舟不做停歇,开始对第2组,第3组的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计划一旦制定,只有把它完成,才能证明计划的必要性。

    时间就这样在陈舟的指缝间悄然流逝。

    电脑上不断增长的文档,还有堆叠起来的一张张草稿纸,在展示着陈舟的工作成果。

    下午六点整,陈舟在电脑上敲下最后一段文字。

    如计划一般,一下午的时间,3组数据全部处理完毕。

    陈舟把资料保存好,准备起身去看看沈靖的进度。

    顺便再活动活动筋骨。

    一下午一直坐在电脑前工作,陈舟只觉得整个身子都有些僵硬。

    好在陈舟已经习惯了这种工作模式,倒也不觉得有多累。

    只不过,他暗暗感叹了一句“多亏了系统提醒,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不然,长时间下去,保不齐身体就出问题了。”

    就在陈舟朝沈靖那边走去时,彭飞和潘诗妍来到了他们的这间小办公室。

    看到彭飞的一瞬间,陈舟突然想到他先前说过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