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屋 > 玄幻小说 > 学霸从改变开始 > 第369章 他和他的比较
    相比之下,欧洲国家的媒体们,相对而言,就客观了一些。

    英国的《泰晤士报》在报道时,虽然也提及了陈舟和陶哲轩张亿唐的比赛事件。

    但报道的重心,还是在陈舟以及陈舟的论文身上。

    对于陈舟,他们用了不可思议来形容。

    对于陈舟的论文,则是引用了法尔廷斯三位审稿人的评价。

    德国的《法拉克福汇报》在报道时,一方面客观报道了事件的经过,对陈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另一方面,则是提到了德国年轻一代数学家的领军人物,彼得·舒尔茨。

    他们把陈舟和舒尔茨进行了比较。

    舒尔茨同样是一位天才数学家。

    曾在未满17岁时,就加入德国的io国家队。

    虽然第一次很可惜,大概是太紧张了,只拿了个银牌。

    但不服输的他,随后连续参加了3届国际奥数竞赛,并且3次斩获奥数金牌。

    当被问及原因时,舒尔茨的回答是“因为这个比赛好玩啊!”

    后来还是因为年龄大了,才被“赶出来”,去读了大学。

    那时,他已经20岁了。

    虽然20岁才开始上大学,是比较落后了。

    但是舒尔茨在波恩大学数学系,仅仅用了3个学期,便学完了本科。

    紧接着,又用了2个学期,学完了研究生内容。

    随后,他继续跟着硕士导师,完成了博士研究。

    说起来,他的博士研究,同样有趣。

    在提前完成毕业论文后,就被导师严肃的找去,并表示“你现在就可以博士毕业了!”

    至于原因嘛……

    他这篇论文,就不是一般博士生可以写出来的。

    这一年,舒尔茨也不过才24岁。

    也就是说他从上大学,到博士毕业,只用了4年左右的时间。

    而且他的博士论文,在发表之后,还在数学界引发了不小的轰动。

    博士毕业之后,舒尔茨便成为了克雷数学研究所的研究生。

    就是那个搞出七大千禧难题的克雷数学研究所。

    此外,同一年。

    舒尔茨的母校,也就是波恩大学,免去了教授资格考试,破格聘请舒尔茨为3级的教授。

    3级是德国最高级别。

    就这样,24岁博士毕业,24岁成为德国最年轻的教授。

    可以说是开挂的人生。

    单论本科毕业的时间,陈舟还要落后一些。

    因为他用了两年。

    虽然后面的这一年,陈舟都没干啥和本科毕业有关的事。

    但毕竟还是花了两年的时间。

    至于《法兰克福汇报》提到舒尔茨的原因,主要还是2018年的菲尔兹奖。

    在舒尔茨连续拿到拉马努金奖、克雷研究奖、米国数学学会的代数奖、奥斯特罗斯基奖、费马奖等等奖项后。

    德国数学界,或者说世界数学界,都在等着舒尔茨拿下菲尔兹奖。

    因为到2018年菲尔兹奖颁奖时,舒尔茨才30岁。

    在他先前获得的奖项里,都是打破这些奖的年龄记录的。

    每一个奖项,他都是最年轻的获奖者。

    尤其是德国学术最高奖的莱布尼茨奖,舒尔茨更是至今348位获奖者中唯一一位30岁以下的。

    但现在,陈舟的出现。

    很有可能终结舒尔茨这连续的超神记录。

    因为,陈舟远比舒尔茨年轻!

    到2018年,陈舟也不过才22岁!

    而且只从目前的成就来看,手握冰雹猜想的证明、克拉梅尔猜想的证明、杰波夫猜想的证明,以及分布解构法这一无限潜力方法的陈舟。

    绝对会是2018年菲尔兹奖的有力竞争者!

    更何况,离2018年,还有两年时间呢。

    按照陈舟的这种效率,甚至可以说,陈舟的热门程度,一点也不会逊色于舒尔茨。

    但好在,数学猜想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解决的。

    而且,如果按照陈舟目前的学业进度,他把博士毕业的时间,控制在两年后。

    那就又会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陈舟将会是历史上第一位以在读博士生的身份,获得菲尔兹奖的人!

    这份记录,估计真就很难超越了。

    但是,没到那一天,什么都说不定。

    也有可能,陈舟这两年没有获得任何成就。

    而其他的数学家,突然爆发了呢?

    那陈舟单凭手中的三个猜想,还是差点分量的。

    毕竟这三个数学猜想,相比于最高级别的黎曼猜想、哥德巴赫猜想,还是差了一些的。

    同时,《法兰克福汇报》还对燕京大学表示了恭喜。

    他们认为陈舟的出现,意味着华国数学界的振兴。

    尤其是陈舟出自燕京大学,有着传承上的意义。

    反正,欧洲的媒体们,是一点也没有米国媒体们的沉痛的。

    反而还有些高兴。

    毕竟,世界数学中心,以前是在欧洲的。

    只是在后来,才转移到美洲,到米国的普林斯顿。

    欧洲的国家,尤其是德国,多少还是有着难以弥补的遗憾的。

    但《法兰克福汇报》没想到的是,自己所发表的文章,一下子火了!

    不仅是在西方国家火了,在华国同样火了。

    比西方稍晚一点的华国,在第二天才知道陈舟论文刊登的消息。

    一瞬间,陈舟的热度再次暴涨。

    这几日短暂消停的关注度,也瞬间达到顶峰!

    微博上,一开始还是网友们的热切讨论。

    像什么“千呼万唤始出来,陈舟大佬终登刊!”

    还有什么“陈舟大佬果然又随随便便解决了一个数学猜想,之前的担心都是多余!”

    直到有人把西方国家媒体和网友的评论,翻译转载到微博上。

    尤其是《法兰克福汇报》的那篇文章的转载。

    一下子把网友们的关注点,集中到了菲尔兹奖身上!

    “确实啊,以前只知道国外有各种数学大牛,咱华国比不上,但现在不一样了!”

    “说起来,各位大手子有没有觉得,陈舟大佬的经历,和德国大神舒尔茨的有些像啊?”

    “楼上一提醒,还真是!”

    “像什么?你们没觉得陈舟大佬更牛逼吗?两个人的就不一样好吧!”

    “不管这个,我就想知道,陈舟大佬啥时候拿菲尔兹奖?”

    “啧啧啧,菲尔兹奖啊!以前就觉得陈舟大佬有希望,我果然慧眼如炬!”

    “虽然陈舟大佬还没有获得过什么数学奖,但是菲尔兹奖肯定不能错过啊!”

    “谁说没获得过?丘赛的历史第一人,那不是奖吗?”

    “请忽视楼上,没看好,跑出来了,大家别较真……”

    “不管咋说,就算2018年没获奖,4年后再获奖,也还是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除非大佬学着燕大的前辈们,去出家了,那当我没说……”

    “……”

    相比于网友们的热烈讨论,自媒体们则是集体高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