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省试名单出炉(2 / 3)

那一类人。

没有节操,没有风骨,更没有道德。

但,现在,韩维却捡起了蒲宗孟的‘异端邪说’,为之鼓吹、宣扬!

一时,许多道学先生,痛心疾首:md!韩持国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

但汴京的权贵,却是欢喜鼓舞,甚至弹冠相庆。

比起蒲宗孟,显然,韩维更符合他们的心意。

出身名门,素有清名,为人正直,简单来说就是自己人!

于是,一张张请帖,被送到韩府。

只是,韩维以‘兄长病重,无心酒宴’的名义,一一婉拒。

这就又让汴京权贵们,为之称赞了——重情重义,真乃士大夫楷模!

总之,就是无脑吹!

而蒲宗孟,对此高度警惕。

连夜水了一篇新的文章,投稿到了汴京义报,以此巩固自己的地位。

没办法!

涓滴经济学,就是蒲宗孟如今,赖以为生命的政治基础。

正是靠着这套理论,蒲宗孟才能拉得起一个支持他的团队,撑起他的理政框架,得以着手去做许多的事情。

包括,在京西、京东,择地试点普及取消过税、城门税,放开官榷限制,允许民间商人自由进入一些过去只有官府才能进入的行业。

譬如纺织、铁器生产等垄断性领域。

若没有涓滴经济学,谁肯跟他走?

自然,蒲宗孟不会忽视韩维带来的挑战。

所以,除了继续写文章外,蒲宗孟还在加大力度的舔赵煦。

具体的形式是,三天一贺,五日一赞。

坚定不移,持之以恒的,写札子颂扬元祐政治。

这不,刚好科举省试将要放榜了。

蒲宗孟就针对着今年省试的种种改革,不断的翻着花样的吹着彩虹屁。

什么‘祖宗以来,唯陛下之制,最为切中时弊’、‘尧舜以来,以陛下选贤取材之法,最为得法’。

赵煦听得,耳朵都要生茧子了。

但,这却是他所欢喜的。

所以,蒲宗孟每次上札歌颂,赵煦都会赐给茶酒、点心甚至金银,以兹嘉勉。

不是他喜欢听人拍马屁。

而是,封建社会的体制下,大臣们的歌功颂德是皇帝的基本需求。

君不见,康熙日射兔子三百一十八只,不止群臣歌功颂德,康熙本人更是骄傲不已,不止一次把这个丰功伟绩,拿出来炫耀。

难道康熙不知道,自己的这个成绩水分大的很?

知道的。

纯粹是他需要神化自己!

说老实话,赵煦没有亲自下场,指使冯景在汴京新报和汴京义报,编造‘官家一天就读通了孔圣人的全部文章’、‘淮南大旱,官家在宫中为灾民祈福,上苍感动,终于降下甘霖’、‘官家的圣德是一束永不熄灭的光’等恩情小作文。

已经是很有节操的表现了。

于是,在科举省试成绩出来的前一天,三月庚午(23),赵煦下诏,以佐国有功的名义,进左相吕公著为金紫光禄大夫,加食邑一千户,食实封两百户,进右相蒲宗孟,为正议大夫,加食邑六百户,食实封一百户。

其他执政,则循故事依次加官进爵。

也是在这天上午,礼部将今年科举文武举,包括算学、律学考试的录取名单,送到了宫中。

赵煦只是扫了一眼名单,他就靠到了坐褥上。

“风雨欲来呀!”

算学、律学以及武举,哪怕赵煦很重视,但舆论也好,朝臣也罢,基本不关注、不关心。

于是,礼部呈奏的名单,自然是将省试的正科进士们,写在最前面。

因为,省试成绩已经出来了,自然的,考生的信息也就可以公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