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8章 历史解读千千万—核心永不变(2 / 2)

人,以此获得举世认可。

唐太宗李世民说:史,可鉴不可修。司马温公司马光说:鉴于往事,资于治道。

这就是上位说过的普世价值观,拖延下去,必定动摇统治信任基础,最终反噬自己。”

黄宗羲知道他在说什么,露出一丝苦笑,缓缓说道,

“每个人都会被所见所闻影响,江南人生于江南,被历代积累的文风严重误导。

说出来你们不信,黄某第一次到京城的时候,感觉北方全是傻子,包括宪之。后来家父遭遇不幸,慢慢长大,才反思江南对人世的认知。

江南的舆论之中,士大夫存在感过于夸张,朝官个个有翻天覆地的本领,清流个个是匡扶天下的道德君子。

江南士子从小就相信清流的威力,上纠皇帝、下制武勋、支撑内阁六部,无所不能。一个小小的清流,可以把内阁大学士和皇帝搞得焦头烂额,可以随便拿捏任何人的官途。

等实际做官才明白,清流就靠一张嘴活,他们说的话,他们自己都不信,但他们又跳不出桎梏,一代一代毒害人。

不怕诸位笑话,我一直以为皇帝必定看过每封奏折,父亲做官的时候,我才知道,奏折大多数连首辅大臣和皇帝身前都到不了。

通政司接手,不谈国事的奏折,就被单独分类了,到司礼监、到内阁中枢舍人手里,他们还要筛一遍才能到大员和皇帝手里。

若想直达天庭,要么是大员替你转奏,要么是群体性奏折,或者是证据确凿,舍命弹劾,不死不休。

可叹可怜,他们竟然不敢认,打脸充胖子,最终欺骗了自己。”

李素点点头,“上位说过,历史是个回马枪,不尊重历史,就是不尊重自己。捏造历史,就是把自己排除在历史外。

胜利者不屑改写历史,掌握解释权,掌握解读权,书写历史是傻子。

读书嘛,分三种人,一种人死读,一种人问为什么,还有一种人问为什么会出现为什么。

前一种傻子,后一种圣人。

大多数人是中间这部分,都会问为什么。

人的区别不在于问为什么,而在于轻易得出结论。

有些人一息之间就得出了结论,拿着‘自以为是’的道理,反驳‘自以为不是’的话语。

有些人却追根究底,一直问到本质,引出了别的思考。

人,就这么点区别,送给太冲,希望太冲成功,为大明收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