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今天很多人来夏家帮忙干活,要洗的东西多,要用热水的地方也多,总不能让人家大冷天的用冷水洗。
而且还需要多准备一锅烧开过的水备上,干活的时候谁要是渴了也能喝。
这不,夏荷就在厨房里面烧了一大锅的开水。
家里的保温水壶不够用,夏荷干脆直接把水留在了锅里,又往里面加了些自家晒得菊花,谁想喝水的时候直接盛就行,凉了也可以加热。
做完这些,夏荷都忍不住夸自己,自己这脑袋瓜子是真聪明,这么好的法子都能想出来。
“小荷快出来,你六奶奶来了。”夏荷听见夏老太在前院喊她,连忙盖上锅盖保温,一边回答夏老太,一边往前院走。
夏荷礼貌的打着招呼:“六奶奶早啊,您吃饭了没。”
村长媳妇笑着催促她:“吃了吃了,喜字放哪里了,小荷你赶快去拿出来。
咱们趁着这会儿人不多,先把外面给布置布置,免得一会儿人家女方家来人了,看不见家里的喜气,心里不高兴。”
夏荷听见这话也没敢磨叽,连忙说道:“喜字都好好的放在一起呢,六奶奶您等会儿,我这就去拿出来。”
夏槿见状也跟了上去,姐妹两个从昨天的那堆剪纸当中把大的喜字都给挑拣出来,一并给拿了出去。
两人出来时,村长媳妇已经自制好了古代版的胶水,用来粘喜字。
话说这古代的胶水制作特别简单,一般人家都是选择用小麦面粉加开水,调和成浓稠的糊状,均匀的涂抹在喜字上面,再贴到想要贴的地方就行。
只不过这种胶水不太好清理,贴的时候很容易就留下印子弄不掉。
所以再贴喜字的时候,夏荷姐妹两个特别注意了下胶水的用量,确保粘贴的时候不会掉下来就行。
“大姐,你看贴这里行不行,歪不歪?”夏荷踩着椅子,一边比划一边问夏槿。
“再往这边一点,对对对,在高一点,没错就是这里,贴这儿就行。”
夏荷按照夏槿的指挥,率先贴下了大门上的第一个大喜字。
紧接着她又快速的跳下来,拿起刚刚涂好胶水的喜字,继续往下一扇门上贴。
姐妹两个配合的很默契,三下五除二就把大门口的喜字给贴完了。
夏荷揉了揉酸痛的脖子,心里暗暗吐槽:这贴喜字可真不是个什么好活计,头一直仰着,脖子都酸了。
要是大哥在家就好了,这活儿肯定轮不到她干。
抱怨归抱怨,活儿还是得继续干。
这才刚刚贴好了大门,夏家还有好多门呢,一个个慢慢贴去吧。
好在姐妹两个贴了没一会儿,老宅那边陆陆续续就来人帮忙了。
话说老宅那边和夏荷同辈的人可比夏家这边多多了,而且还几乎个个都比她年长,有了他们的加入,贴喜字的速度瞬间就快了很多。
夏荷这边忙着贴喜字,夏有福和夏长福还有老宅那边的堂兄弟们也都没有闲着。
除了剪的喜字之外,夏老太还破例多花钱买了很多的红绸,这会儿他们几人正在紧张锣鼓的挂着呢。
“这红绸一挂更好看了,就跟那大户人家娶妻一样。”
“谁说不是呢,这挂红绸可是咱们村里独一份,别的人家可舍不得花钱买这玩意儿。”
“你这话说的,咱们有福现在好歹也是秀才了,这成亲当然要和其他人家不一样了。”
人群里的人嘻嘻哈哈说笑着,声音里无一例外的都是羡慕,他们成亲的时候可没有这排场。
农户人家讲究的就是实用省钱,没那么多乱七八糟的讲究排场,普通人家娶亲最多是贴点红喜字,挂红绸的人家还真不多。
但夏家人想着夏有福现在好歹也是秀才了,成亲当天自然不可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