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的大忌。不管是不是遵从古制,但这都不是臣子能够随便开口的原因。 你可以通过政策、言行去影响一位继承人的地位,但绝不能公然表态支持某一位公子。臣子可以影响继承者的更替,但不能够干涉。 这其中的分寸,极其微妙。
虽然说自古以来都是立长不立幼,但实际上历史上发生类似的事情实际上不少的, 远的不说,始皇帝驾崩后,扶苏之事是前车之鉴。
那便是长子出现问题,亦或者是出现一些其余的问题被废除,刺杀,等等情况屡见不鲜。 谁能保证高麟就一定能顺利继位并且坐稳?臣子只能够议论继任者做的好不好,却不能够影响继任者的选定,这也是个事实。
更重要的是,萧何能够明白吕雉的意图,那便是让萧何自己亲口说出支持高麟, 一旦他开口,就等于将整个文官集团的首辅立场绑在了高麟的战车上,同时也等于向吕雉递交了投名状。但萧何不敢,也不能。
萧何多么鸡贼啊,跟着高要这么多年了,如果说了解高要的性格习惯方面,萧何丝毫不比吕雉这个枕边人要差。 他清楚地知道高要对高麟的态度那种复杂的、带着一丝失望的审视。
而高要多次表现出对于高麟的不喜欢,虽然高要不是不疼自己的儿子,但在外人看来,这就是对于高麟的宠爱不够。 如果高要在此,会如何选择?萧何没有把握。万一他此刻支持了高麟,而高要日后归来,属意的却是他人,他萧何该如何自处?首辅的位置还能坐得稳吗?
所以吕雉的这个问题,萧何还真不能够随便回答。 他只能再次将皮球踢回去,姿态放得更低:“王后,这件事情,如今王上不在,理应由王后做主,还请王后尽快定夺。”
听着萧何的话,吕雉嘴角微微抽动,也没有想到这萧何如此难缠,那是一点缝隙都不留下啊。 她心中暗恼,却又无可奈何。萧何的谨慎,恰恰说明此事关系重大,也说明高麟并非众望所归。
神话大秦:我高要,绝不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