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屋 > 穿越小说 > 大唐武皇大唐武夫 > 第三十四章 又双叒称帝

第三十四章 又双叒称帝

 热门推荐:
    孙孝哲兵败的消息传了后,安禄山再次暴怒。暴怒的他不但痛打了自己的侍卫,也包括孙孝哲的母亲。长安对大唐,对自己建立的大燕意味着什么,他的心里清清楚楚。打下了长安城,就昭示着自己才是天命所归,用这样的宣传安禄山能让大唐的将领太守们放弃抵抗,乖乖投降,可是随着孙孝哲的失败,这一切都烟消云散了。

    更让安禄山愤怒的是李亨在长安城里待了那么长的时间竟然没有一个人给他说,这群人的耳朵是让屎糊住了吗?煮熟的鸭子就这样飞了。直到七月初四安禄山的怒气依旧还没有消失,可是孙孝哲的求援信到了。李倓率领大军要对孙孝哲他们动手了。

    渭南是安禄山插在长安城头的一颗钉子,有渭南在,李亨就时时刻刻不敢喘大气;但是一旦渭南丢了,李亨就能将防线推进到潼关大门口的少华山一带,这是安禄山不愿意看到的。现在安禄山的大军还没有集结起来,攻城的器械还没有打造好,安禄山也只能让距离潼关最近的崔乾佑派兵救援了。

    不打渭南,李亨怕安禄山在立功心切的孙孝哲的诱惑的下以渭南微调跳板立即出兵长安;可是攻打渭南,安禄山必然派兵来救,一旦打的时间久了,必然会将战争的规模扩大,这是李亨所不愿意看到的。李亨现在的任务是赶快称帝,只有称帝,李亨才能彻彻底底挣脱开李隆基手里的缰绳。

    因此,李亨要求李倓两天内破敌,即使攻城的难度很大,只要战事顺利,两天的时间安禄山还不足以派出大规模的援军。如果李倓迅速将渭南攻下,安禄山在派遣援军就失去了意义,他自然会将他们留下来修整,准备一鼓作气打下长安。

    李亨怕李倓兵力不够用,又将李俶也给派了去助打援,九万大军攻打一个渭南县肯定够了。不过,统一指挥又成了李亨头疼的事情,李倓不管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在,都要比李俶强,但是李俶却是长子,在这个长兄如父的年代,哪有老三指挥老大的事情。最终李亨只能让他们各司其职,李倓主持攻击渭南县,李俶到渭南县以东主持防御事宜。

    李亨千念万念的郭子仪的笺章终于到了,当然不是裴冕送来的,他现在还在灵武了,这是郭子仪派六百里加急送来的。郭子仪的笺章主题明确,请求李亨称帝

    “今天下危难,社稷倾颓,人臣之望,皆赖于殿下。欲除逆寇,定苦难,未可不集举国之力。常言道,名不正则言不顺,若以太子之尊,殊难号令四方,执天下敲扑。诚望殿下未辞其劳,南面而尊,为天下之主。由是则安军人之心,至百姓之力;故能抚万邦所以为安,至江河所以为静。老臣赤言,万望俯准。”

    李亨看完笺章后,就觉的郭子仪的这个说法好,哪像之前的那些,“众人所以从殿下者,冀尺寸之功。”话是一个大实话,可是也太赤果果了吧,这些话只能在暗地里说,哪能写在笺章里,放在明面上,李亨多少还是想要一点面皮的。

    而后李亨就将张垍叫到丽正殿,让他之前上笺章请求李亨称帝而罢免的人全部官复原职,并让张垍立即去办。张垍自然知道李亨在刮那一阵妖风,但是做啥事都要有一个借口不是?

    便出言问道“请问殿下,以何名复其职位?”

    张垍的话让李亨也意识到了自己不能扇自己的耳光,便道“彼辈虽为天下计,一时情急,忘了礼法。然值此国难之时,万不可弃用有才之士。”

    既然是有才,肯定不能官复原职了,所以李亨将他们全都升官一级,再加勋一转。由于郭子仪的奏折上的是光明正大,大家都知道。听到李亨将之前的几个谏言称帝的人全部加官进爵,在这种赤果果的暗示下,自然都坐不住了,包括李亨刚刚罢免的那一群贪官污吏,也想搏一搏。

    政事堂里的李希言也做不住了,他必须要赶在前头,打一个漂漂亮亮的翻身仗,要不然他迟早会被陈希烈、张垍他们给轰下来。于是这位也不管面皮形象,一家又一家的串联。由于动静太大,李亨不得不让李静忠前去提醒他,注意一下政事堂的宰相的形象。

    陈希烈、张垍被李希言这种不顾脸面的行为气的肝疼,他们也连忙联系李俶、李倓、李承光他们拥立李亨称帝。一时之间李亨的案头被这些拥护李亨称帝的笺章堆得满满的。

    李希言看到陈希烈他们要追上来了,又心生一计。他联名朝臣给李亨上了一个请求称帝的公章,不管是文臣武将都被拉到里面,陈希烈、张垍也被李希言裹挟,这让二人既恼火又无奈。李亨看到这个这个长长的笺章,常常的出了一口气,算是第一道程序已经完成。

    李亨提笔写下“孤才浅德薄,不敢称至尊,另选宗室贤者为之。”将这道笺章发到了政事堂。

    陈希烈的和李希言的斗争依旧没有结束,他们一同将眼光指向了待在长安城里的大唐宗室,一时间,十王孙院还有一些宗室元老大臣的府邸全跑了一个变。而后,又有一本宗室们请求李亨“顺天命,应人心”的联名笺章放在了李亨的案头。李亨依旧写下“孤于天下无功,未推百姓恩德,不敢称尊”为由又将这个笺章发了下去。

    与此同时,李倓的渭南攻城战已经到了最后的关头。他从吕崇德哪里得到李亨攻击戏水大营时的方法,依旧如法炮制。李倓将一座城池围了三面,但是只集中力量攻击东西两面。

    这个时代还没有预备军这种思想,孙孝哲将全城的军力全部布置在城墙上,但是李倓只是一面骚扰,两面强攻。李倓的这种布阵这让他顿感局部兵力不够,但是要让他抽调另外两面城墙上的兵力,可是用兵之道,虚则实之,实则虚之,他不敢断定另外两面城下有没有伏兵。就这样一直紧紧地坚守,等待援军。

    李俶也东进到梁田坡准备御敌,不过他左等右等依旧没有等到安禄山的援军从潼关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