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屋 > 穿越小说 >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类似小说 > 第六章 春寒华清池

第六章 春寒华清池

 热门推荐:
    到了十月份,天气渐渐转冷,大唐皇室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候鸟迁徙,唐玄宗的御驾向着华清宫移去,几万人浩浩荡荡。作为太子的李亨自然也在这个队伍之中。留守长安的是那个不得宠的宰相陈希烈。

    后宫的一大堆人都要去,东宫的自然也不例外,李亨也带着张良娣、裴良媛、李昭训等人,几个儿子也都带上了,以及李淑、李汶、李沅、李洇四姐妹,当然年纪太小的李亨怕出事也给没带。

    华清宫背山面渭,倚骊山山势而筑,规模宏大,建筑壮丽,楼台馆殿,遍布骊山上下。莲花汤、海棠汤、星辰汤、太子汤、尚食汤等休闲娱乐场所,还有大量的古碑,包括太宗皇帝御书制碑的《温泉铭碑》。

    远在三千年前的西周时期,就已成为周天子的游幸之地。那时的温泉名“星辰汤”。《到秦始皇的时候,砌石起宇,名骊山汤,汉武又进行了增修。北周武帝宇文邕,下令造皇汤石井。隋文帝时,又列植松柏,修屋建宇。到太宗时,又让阎立德建宫室楼阁,赐名“汤泉宫”。高宗时改名温泉宫。天宝六载,更名为华清宫。李隆基差不多是每年冬天都在此地度过,有时候一年来两次。而且游幸规模极大,差不多把长安的政府机关搬到骊山,所以还在天宝五载,让房琯绕着华清宫增修官衙。最后以华清宫为中心,形成了一个新的城市。

    跨过望仙桥,便到了华清宫的外围,弘文馆、翰林院、马球场等建筑皆在这里。华清宫北为津阳门,南为绍阳门,西为望京门,东为开阳门。自津阳门进,便是朝元殿,朝元殿东面便是海棠汤。海棠汤南为九龙汤,北为飞霜殿。飞霜殿便是李隆基为他和爱妃搭建的爱巢,而九龙汤便给杨家的那一群人鬼混。朝阳殿往西便有长汤十六所,为诸皇子的居所,北为七圣殿,太子李亨自居于太子汤。

    华清宫在后世大名鼎鼎,尤其是长生殿、飞霜殿等,它们都是因为李隆基和杨贵妃凄美的爱情故事而留名后世,历史上咏叹二人故事的诗词歌赋数不胜数。

    不过在前往华清宫的路上,杨家的那一群人可谓是让李亨惊掉了下巴。韩国、虢国和秦国三位国夫人车驾后跟着浩浩荡荡的车马队伍,有的车上拉着珠宝美玉,有的车上拉着胭脂水粉。就连仆人都穿着锦衣绣服,打着锦旗彩带,远远望见,灿烂有如云锦。杨国忠更是把剑南节度使的仪仗队都拉了出来,给自己助威。李亨看完后,就感觉是一个妥妥的暴发户。

    更让李亨震惊的是,杨国忠和虢国夫人俩人同乘共骑,搂搂抱抱,极其放荡。虽说后世有传这两人的奸情,但李亨觉得他们是偷偷摸摸的,却不曾想竟是这般的光明正大,以至于路人都为之掩面。李亨心里简直是哔了狗了,安安静静的在走路不好吗,非得让我看活春宫。

    到达华清宫后,李亨真的是舟车劳顿,身心俱疲,坐在马车上一颠一颠的,让人感觉腰都断了。休息了一下,李亨仔细欣赏起了这优美景色。真是秋来气爽,风和日丽。观于近也,则古木参天,松柏竞翠,艳梅争芳,宫楼起于低峦,台阁立于高岗,池水清莹,波随风澜,怪石嶙峋,姿仪万千。眺其远也,则山与天接,亭阁连连,气蒸川泽,落木萧萧。风声动则猿鸣哀,金乌起而百鸟飞。白旗浮于穹高,彩旗飘于上路。丹桥金甍,调檐画栋,宛如仙境。

    晚上,李亨自然要去太子汤中沐浴一番,澡池全由汉白玉修建,呈椭圆形,有三阶玉阶。热水由低端泛出,极为清澈。李亨在宫女的服侍下美美地泡了个澡,去尽了一身疲倦。

    这段时间李亨把李沫嫁给了柳潭,本来觉得内疚,便多给她置办了些嫁妆,结果李亨一问才知道,原来要抱东宫大腿的那个主意也是这小子提的,。这让李亨感到很是满意,他都想着要抱李亨的大腿了,肯定对李沫不会差的。

    洗完澡后,李亨仔细端详了一下自己的容貌。现在的李亨于一年前的李亨已大不相同了,倒像是一个三十岁的健儿。李亨体格健魄,华发复生,面肌紧致,浓眉亮目,殊为有神。而面上的油脂尽去,现下观去,面如刀劈剑削,神俊异常,下巴稍尖。因之,李亨便剪去了原身的三寸长须,修了个小腮络胡,到为相宜。李亨的容貌能有这么大的变化,李亨也没法理解,无论怎么样,身体也是很难年轻十岁。

    李亨一年内变得如此年轻,自然引起了杨贵妃的注意,这个女人不但养颜有术,而且极爱收藏养颜术方。一天请安时她把李亨叫到偏殿问秘方,李亨自然是不能说没有,就给了杨贵妃两个药方。这两个药方是李亨的六女儿李汶研究出来的,是真的独家秘方。

    李汶是前妻韦妃生的,韦妃出家后由李俶的母亲吴氏养育,吴氏去世后,便与妹妹李洇住在宜春北苑。她们俩的遭遇本就让李亨很同情,而且这两姐妹很像自己前世的女儿,这身在异乡的李亨给与很大的精神慰藉,一来二往便熟络了起来。李亨发现李汶擅长医术,并且很会养颜护肤。她还搞出来了两个用中药材沐浴和敷面的方子。

    沐浴完毕后,李亨就去了长春楼——张良娣的居所。张良娣名叫张云嫣,她的祖母是李隆基的母亲昭成顺圣皇后窦氏的妹妹。在窦氏被武则天赐死后,李隆基一直由他的二姨也就是张良娣的祖母养大的,这也是李隆基把张良娣指给李亨的原因。

    张良娣极为贤淑,历史上也记载过她曾在李亨刚刚在灵武称帝后亲自为将士们缝补衣裳,帮李亨笼络军心。这一年来,李亨都由着张良娣的服侍。这种体贴温柔让李亨极为喜爱。

    一部二十四史,记载着多少历史人物,又有几人能留名史册。不过,但凡被史书夸赞过美貌的女子自然是倾国倾城,只是这样的人可谓寥寥。但张良娣就是其中之一,两唐书皆言其美貌可人。

    张良娣本就极为美丽,沐浴过后又添一阵芬芳。卸去那娇艳的唐妆,方现那白玉脂般的面庞,挽着高高的云髻,戴着金钗玉簪,彩带飘衣,宛若仙娥,步履款款地走来。危坐妆奁之前,宫女便摘了簪钗,褪了衣裙,只着一层薄纱。转过头来,却看到李亨正盯着自己失神,才对着他俏皮一笑,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却添一层暧昧。宫女帮李亨脱完衣袍后便掩上殿门退了出去。

    佼人玉足踏轻云,薄纱如蝉翼,缓缓而来。李亨顿感气血上涌,再难把持,便迎了上去,抱起张良娣放在床上,双手去扯那薄纱,却被她挡住。在李亨稍迟疑间,张良娣却翻过身来,笑着用手指了指李亨的鼻子,而后便解了李亨身上的里衣,方才方才躺了下来,在李亨的身下承欢。

    正是

    金龙玉凤一相逢,

    云鬓青丝两厮磨。

    巫山云雨时方歇,

    又起轻语绕心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