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屋 > 穿越小说 >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类似小说 > 第三十三章 英雄入吾彀?

第三十三章 英雄入吾彀?

 热门推荐:
    张垍起草完太子令后,李亨向他询问文部的事,李亨有一点想不明白,文部一个大部,养着那么多的官员,连两个人才都找不到。李亨算是问对了人,张垍正好跟李希言不对付,当即将文部的事情添油加醋的陈说了一番。李亨这才明白这群官僚是怎么办事的。

    文部由文部尚书主管,文部尚书下有两位侍郎,以为副官。共分为四个职能部门,分别对应官、爵、勋、功,管理官员品秩官职的依旧称为文部,由文部尚书亲自管理,管理爵位的称为司封,管理官员勋级的称为司勋,考察官员政绩的称为司功。

    小文部才是最重要的职位,主管官员的任命,所以他由文部尚书亲自主管。小文部设有两位郎中,两位员外郎,其他的各司分别只有一个。选举官员的程序是先由郎中们考察官员并提名,而后又两位侍郎分别考察铨选,最后交给文部尚书再考察铨选并决定任命,五品以上官职及京官再报由皇帝决定,这就是文部的三铨制度。

    只是由于杨国忠选拔官吏时只按照资历,不论贤愚,以至于那群郎中员外郎们练手底下的主事小吏都压不住,屡遭蒙骗。而且郎中将选拔官员的事情交给了员外郎,员外郎又将之交给了主事。主事作为一个吏员,自知此生升官无望,自然得大捞一把。他们便将消息透露出去,让人拿钱买官,这群人上蒙下骗,倒是大发其财。

    不过到达李希言的手中的官员名单三教九流的都有,这样的官员他是真的没办法进一步铨选啊,让他直接任命他还真不管,张垍、李齐物他们都在盯着自己了。发回去重申他们又依旧如此,毫无办法的他只能自己翻档案了,可是那书海一样的档案看到什么时候才是一个头啊。

    张垍以李希言无能,希望李亨能黜免他的职位。虽然李亨对李希言十分失望,但是李亨还不至于废黜宰相,不过吏部确实不能让李希言在兼任了,李亨决定让他到政事堂只主持日常政务,随即李亨下令将李希言的文部尚书给免了。李希言的政事堂一把手李亨自然是不想变得,他还想让这个潜邸大臣给自己压场子了。

    文部尚书自然交给了张垍担任,他所担任的中书侍郎自然卸掉了,至于让谁担任,李亨决定问问李希言的意见。李亨决的张垍一上任,李希言就会将他恨上了。平时张垍就在挤兑李希言,而这一次李希言前脚刚从丽正殿出去,张垍就进入殿中与李亨议事,而后就将李希言的文部尚书的职位给撤了,他不恨张垍恨谁?

    求贤令下发后,萧华当即就向李亨举荐了一个人才,前京兆尹,而今的长沙太守李岘,李岘为人正直,行事果敢,可以为相。李亨也知道这个人,这位是大唐宗室中不可多得的大才。

    李岘以处理政务特有条理而闻名京师,先后被破格提升为万年县令、河南少尹、魏郡太守;升任京兆尹,所任各职皆政绩显著。天宝十三年,长安阴雨连绵,李岘被借故贬为长沙太守。李岘走后,京城的粮食价格飞涨,当时百姓们都说“想使米粟贱,莫过追李岘。”可谓深得人心。李岘虽说不在京城,李亨依旧一纸命令派人去长沙请他。

    一时之间,朝中诸官员一齐上书,杜甫也一口气向李亨推荐了好几个,裴荐、孟昌浩、魏齐聃、以及韦少游,李亨全部将他们放在左右拾遗,监察御史上,反正这些官位就是用来安置人才的。当然,李亨也不知道他们究竟怎么样,至于能放那些职,只能交给张垍铨选了,之前是郎中们没有选好官员的名单,现在名单有了,应该能给李亨找出可用之人了吧。

    小官们人微言轻,上的建议李亨没重视,但是六部尚书们的意见李亨就不得不重视了。房琯就给李亨建议的一个特别优秀的人才,此时正在长安做侍御史的刘宴。研究中唐的历史,不可能不研究刘宴,这是一位中国历史上的理财大家,可是与管仲、范蠡、王安石他们齐名的,对中国历史做出重大贡献的优秀人才。这样的人李亨不可能不知道,当然,中唐还有一位理财大师,他就是两税法的创立者和实践者杨炎。李亨将刘宴放为户部郎中,打算过两天在将他提为户部侍郎,再过一段时间将苗晋卿提为宰相后,让他接任户部。

    还有一些拥有良好政绩的人都被举荐了出来,如畅璀、李勉等人忠贞不二,正直敢言;邓景山孙逖等人明达吏事,可以大用。邓景山李亨一直将他们当判官使用,说句实话李亨还真没想过把他放到高官上去。孙逖也是一位大才,颜真卿、李华、萧颖士一堆海内名士都是在他任文部员外郎的是后提拔出来的,不过现在正在给他的老父亲丁忧。

    李亨将畅璀放进了文部,替换了原来的郎中,孙逖更是成了文部侍郎,因为他丁忧以前就是中书舍人。李勉邓景山将他们都被提为御史中丞,做御史大夫的副手。

    随着文部的铨选,像崔器、崔瓘、敬括、韦元甫、魏少游、李承等一大批新进开始走上了员外郎、侍御史、监察御史等职位,而杨国忠纯粹按照资历提上来的那些官员要么提前退休,要么找个贪污受贿之类的借口贬出长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