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屋 > 穿越小说 > 神圣罗马帝国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非帝国 > 第六十六章、最佳盟友

第六十六章、最佳盟友

 热门推荐:
    伴随着经济回暖,维也纳政府的财政收入,也紧跟着水涨船高。政府不会留着钱下崽儿,财政收入都是要花出去的。

    1897年才过了不到一半,各部门就已经开始磨拳擦掌,准备争夺来年的预算。

    皇帝出去度假了,预算分配的决策权就落到了皇储头上。大家都看出来了,这明显是皇帝在给儿子铺路。

    没什么好反对的,尽管皇帝的身体依旧健康,但那也是67岁高龄的人了。在这个人均寿命不到50的年代,完全称得上“高寿”。

    谁也不能保证,年迈的皇帝会不会在某一天,就突然见了上帝。从这方面来看,提前锻炼一下皇储,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不同东方皇权斗争的血腥,欧洲的继承法案相对完善,即便是偶有斗争,那也没有到残酷的地步。

    至少哈布斯堡王朝内部斗争没有那么激烈,要不然弗朗茨的伯父斐迪南一世,也不可能继承皇位。

    在这种背景下,提前让皇储代行皇帝职权,虽然出现的次数不多,但也不是没有先例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弗朗茨自己,从大革命过后,就以皇储身份代行皇帝职权,摄政委员会还是乖乖的交了权。

    规矩就是规矩,只要大家都坚持遵守,就不会出问题。

    到了腓特烈这里也一样,甚至局面还要更好一些。

    毕竟,弗朗茨还活得好好的,只是跑出去度了个假。尽管这个假度得时间有点儿长,但那也无伤大雅。

    有一位德高望重的皇帝在上面压着,下面的不管有什么想法,都得先给憋着。

    别看弗朗茨很少折腾,但是维也纳政府的官僚们永远也忘不了“万人齐罢官,百人火葬厂”的精彩场面。

    真要是有人用心统计,就会发现弗朗茨时代落马的官僚?  要比哈布斯堡王朝创立几百年时间的总和都要多。

    当然,时代不一样没有可比性。神圣罗马帝国现在的公职人员数量,也远远超过过去任何一个时期。

    面对一个敢于打破“法不责众”惯例?  并且还要加重处罚的皇帝?  没有任何敢人敢作妖。

    这些都是前辈们?  用鲜血换来的经验教训。

    从公务员考试体系建立开始,任何人都有了一帮子替补人选。从前那种官僚集团的超然地位,早已不复存在。

    ……

    放下了手中的公文?  腓特烈一脸无奈的问道“尊敬的大臣阁下?  你能告诉我,海军这次造舰的目的是什么?”

    “尊敬”两个字明显是加重了语气,看得出来腓特烈对海军部递交的“造舰方案”?  那是非常的不感冒。

    表面上来看?  仅仅只是几条战列舰、几十条巡洋舰和驱逐舰队。以神罗海军的规模来看?  每年都要更新换代一部分军舰?  一次性建造这么多军舰并不算过分。

    问题就出在了“军舰更新换代”上。

    神罗的军舰退役也是有严格规定的?  要么是性能确实跟不上时代?  要么是能够把二手军舰卖出去,否则就必须要等完成服役期后。

    经过了前面几年连续的更新换代,现在恰好处于一个空窗期,未来三年之内都没有主力舰退役。

    没有退役就没有替补,在海军编制不变的情况下?  未来两年之内?  政府都不会额外拨款建造主力舰。

    没有额外拨款?  海军每年能够拿到的军费有限?  自然支撑不起眼前这份造舰计划。

    如果只是多造几十艘军舰,无非是一两千万神盾的事情,作为一个亲手操纵价值数十亿石油公司上市的主?  弗朗茨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反应。

    问题是海军从来都不只是军舰的事情,一旦军舰数量增加了,那么海军编制也要跟着增加。

    看似只是想多造几条船,实际上却是要扩军。那就不是一两千万能够搞定的了,而是每年都要增加上千万神盾的开销。

    神圣罗马帝国可是一个陆权国家,海军要是增加了军费,陆军那边肯定也不会含糊,空军多半也会跟着凑热闹。

    国内的这些都只是小问题,最麻烦的还是国际上。英国人可是盯得死死的,神罗海军扩编皇家海军肯定会跟进。

    不用怀疑,新一轮的海军军备竞争就被点燃了。到时候无论愿不愿意,维也纳政府都要被动的和英国人玩儿“下饺子大赛”。

    稍稍使用大脑思考一下,腓特烈就知道海军的造舰计划是一个巨坑,一个能够将维也纳政府新增财政收入全部吞噬掉的巨坑。

    抛开国际影响不说,钱都花在了军费上,他这个皇储还拿什么搞政绩?

    弗朗茨让腓特烈监国,就是让他趁机刷政绩,向外界证明自己的治国能力,为未来继位增加声望的。

    要是把钱都拿去和英国人玩儿“下饺子大赛”,估计除了海军之外,所有人都要对他这个皇储不满了。

    腓特烈也不是威廉二世,拥有一个海军梦。从小就在维也纳长大的腓特烈,可是深受大陆文化影响,是一个典型的陆权主义者。

    对英国人的海上霸权,腓特烈一直都非常的不屑。海上霸权再牛逼,能够比得上亚欧非三洲的霸权么?

    在神圣罗马帝国,最流行的理论还是“得世界岛者得天下”。至于海上霸权,那只是大陆霸权的附属品。

    等神圣罗马帝国消化完了胜利果实,英国人的海上霸权是让也得让,不让也得让。

    所以腓特烈现在看海军大臣的眼神,就是“这是一个坏人,居然想要害我”。

    似乎是对皇储的不满已经早有准备,卡斯塔格尼不慌不忙的回答道“殿下,英国人最近太闲了,我们必须给他们找点儿事做。

    眼瞅着中亚铁路就要通车了,我们有必要给俄国人创造一个机会,借俄国人的手消耗英国人的国力。

    如果进展顺利的话,不等新一轮的英俄战争结束,我们就可以从英国人接过海洋霸主的重任了。

    在此之前,我们要是不多造点儿军舰,又如何能够履行霸主职责呢?”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维也纳政府就喜欢上了把俄国盟友当棋子用。

    现在要取英国人的海上霸权而代之,海军部的第一反应就是让俄国人先上。

    翻开历史书就会发现,最近几十年,维也纳政府对上的所有大敌,俄国人都先一步上去帮忙揍了一遍。

    第一次近东战争(克里米亚战争)中,揍了英法奥斯曼,为奥地利兼并南德穿造了基础;

    两次普俄战争中,帮忙废掉了普鲁士,成功的避免了神罗为统一爆发内战;

    后面的几次近东战争,也是俄奥两国一起打的,成功的干掉了奥斯曼帝国;

    欧陆战争俄国人虽然缺席了,但是在打压法兰西的问题上,俄国人还是做出了杰出贡献,现在都在坚持战斗;

    现在到了维也纳和伦敦对抗的时候,没有想到俄国人又派上了用场。这都还没到决战时刻,维也纳政府就有人想要挑起英俄战争了。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伴随着中亚铁路的通车,英俄战争爆发几率也在与日俱增。

    所以说俄奥友好也是必然的。这么贴心的盟友,上哪儿找去?

    尽管维持俄奥友好非常耗钱,但是对比俄国人做出的贡献,那就完全不值得一提了。

    腓特烈承认自己动心了,不过很快他就反应了过来。中亚铁路通车都是两年后的事情,现在着什么急?

    就算是要挑起英俄战争,那也必须要等铁路通车过后。

    在此之前,那就让英国人先闲着好了,未来有他们忙的,完全不急于一时。

    尤其是最近伦敦政府得动作,更是在不断挑战沙皇政府的底线。日积月累之下,这些小矛盾,就会演变成两国之间无法缓和的仇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