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后的苏家会不会东山再起,沈月月不敢说,也不确定。

    但她能肯定短时间内苏家是不会好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又告别了秋天的凉爽,迎来了寒冷的冬天。

    冬天一到,街上都没有那么热闹了。

    但完全不受影响的则是洛娘子食行。

    来了宁州城之后,他们家的火锅又进行了多少次的改良和创新。

    热腾腾米线的口味也一再更新。

    可以说,宁州城的老百姓们,几乎就没有没来过这洛娘子酒楼的。

    如果人少,他们就一人一份米线暖身子。

    如果人多朋友多的时候,这些老百姓们则聚在一起烫火锅,吃得又是不亦乐乎。

    送了洛七七去私塾,沈月月搓着手回到了酒楼里。

    掌柜的笑着招呼,“夫人,吃过了没有?”

    “吃了,就是有点冷。叫人给我拿一块烤白薯吧。”

    “好嘞,夫人的烤白薯。”

    隔着厚厚的草纸,沈月月捧着手里的白薯,把白薯的外皮轻轻撕开,露出里面黄彤彤的肉来。

    冒着热气,一口咬下去,满个嘴巴里都是甜滋滋的,味道极好。

    沈月月享受着这美味,上了二楼,找了一处空旷的位置一边吃着,一边打量着整个洛娘子酒楼里的情形。

    楼上楼下两层,桌子已经满了八成。

    那些客人们,要么一两个人在狼吞虎咽。

    要么,成群的喝酒谈天。

    处处都是人间烟火的气息。

    沈月月很喜欢这种感觉,她嚼着白薯,闭着眼睛享受着这份热闹。

    “诶,王哥,我听说,你这趟是从京城回来的呀。”

    “是呀,老弟,你这消息够灵通的呀。”

    “嗨,谁不知道,老哥你在京城现在越过越好,这是衣锦还乡了呀。”

    “我呸,这是从哪儿听说来的?我可告诉你,这京城里面乱着呢,赚钱呀,没那么容易。”

    “那你这是——”

    “这不天冷了吗?回来过年。”

    “生意呢?怎么办?”

    “先放着呗。”

    “诶,老哥,现在京城里是什么情况啊?怎么就乱了?”

    隔壁桌的一桌男人们喝着酒侃侃而谈,他们的对话也飘进了沈月月的耳朵。

    不知怎么的,沈月月对这京城倒是有些感兴趣,便侧着耳朵听着。

    “乱啊,其实,你看表面也不觉得乱。那京城多大啊,多繁荣啊,那有钱人啊,我的天啊,多得都数不过来。可是你要是老京城里的人儿,或者是有点人脉的人儿啊,你就懂了。”

    “怎么着?老弟愿闻其详。”

    “这么说吧,科举考试,你们知道吧?”

    “知道啊。”

    “今年的科举考试呢,秋天的时候已经正式结束了。这一年呢,也算是人才辈出。反正啊,朝廷各部那是启用了好多好多的新人。”

    “启用新人怎么了?”

    “你傻啊,要是有足够的老人,用那么多新人干嘛?你用膝盖想,也不知道朝廷里面出了乱子了,所以,这是要大换血啊,上面肯定要发展自己的爪牙啊。”

    “哥,你说得真对,有道理,有道理。”

    “诶,不止呢,今年春天啊,靖王,知道吧?大名鼎鼎的靖王去了欧阳大人的亲妹妹做了侧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