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屋 > 科幻小说 > 我要去火星 > 第一百六十一章 从一个发电站走向宇宙
    ,我要去火星</p>

    见地面有在月球建立生产基地的想法,</p>

    王猛一开始还感到意外,</p>

    但仔细一想,这又在情理之中,</p>

    从蓝星往月球运送物资实在太过费劲,</p>

    要是在月球建立生产基地,</p>

    “那……”</p>

    王猛看到这个想法,脑袋中突然闪现出了很多画面,</p>

    一个基建狂魔,带着挖掘机和无数的工人,</p>

    在月球上大搞基础设施的建设,</p>

    月球的物质构成与蓝星相似,</p>

    也就是说在蓝星上能找到的矿藏,</p>

    搞基建是一件有可能的事情。</p>

    也许过几年,人类在观望明月时,便可以看到上面闪动着各种荧光亮点,</p>

    那便是正在繁忙建造的月球新区,</p>

    当然其中的问题还有许多,</p>

    首先便是因为月球因为被蓝星潮汐力锁定,</p>

    一个月的时间制至少有一半的时间是无法见到太阳的,</p>

    在太阳能发电板无法使用的情况下,</p>

    能源问题的是必然要解决的,</p>

    众所周知有些生产设备必须要保持不间断的工作状态,</p>

    每一次开关机都是一件极为危险的事情,</p>

    而且在处于月夜的情况下,</p>

    温度会骤然降低到零下150度以下,</p>

    保证各个地方的温度也是重中之中。</p>

    所以稳定的能源供给便是必要的。</p>

    而地面也将希望全部寄托在了灵龙一号的身上,</p>

    只要灵龙一号能建立在月球,</p>

    且在真空环境中也能保持30%的工作效率,</p>

    那月球基地便可以扩建,</p>

    而后建立小型的生产基地,</p>

    提升灵龙一号的发电效率,</p>

    一旦将灵龙一号完善到蓝星的同等水平,</p>

    那月球基地的能源供给,便完全没有了问题,</p>

    毕竟灵龙一号的发电量理论上可以保证十万人的日常供给,</p>

    虽然还比不上合众鹰国核动力航母</p>

    在合众鹰国某个海岸城市因某些原因停电后,</p>

    可以将航母开过,使用身上的小型核反应堆,为半个城市供电的事迹,</p>

    但对于现阶段的月球基地也算是够用了。</p>

    而且事务还在不断的发展,</p>

    也许等月球基地完善后,</p>

    地面有研究出了新的核电技术。</p>

    ……</p>

    浏览完通话记录,</p>

    从交流的细节中王猛终于品味出了地面的意思,</p>

    “真正的月球基地吗?”</p>

    他抬头望向天空,似乎想要穿过火星的灰黄的天空看向蓝星,</p>

    可惜天上什么都没有,</p>

    在火星上并没有那轮明月,</p>

    倒是火卫一距离火星很近,能模糊的看到一些亮点,</p>

    可想到了火卫一,那坑坑洼洼且极为不规整的样子,</p>

    王猛宁愿不看到火卫一,以免污了月亮在他心中的美好意向。</p>

    “真正月球基地落成的样子,我算是看不到了!”</p>

    王猛嘀咕一声便打算离开登陆返回舱,继续前去实验灵龙一号,</p>

    帮助地面在月球建立基地,也算是帮助他自己,</p>

    第二任务给了他很长年限,</p>

    放到最后捕捉的新视野号竟然有着接近百年的时限。</p>

    这样接近一百年的时间已经足够他老死了,</p>

    虽然不知道百年之后会发生什么,</p>

    但在这期间尽量促进蓝星的科技发展总也不会是错误的。</p>

    “只要人类离开蓝星,外太空产生的机遇也许便是蓝星科技最好的催化剂!”</p>

    虽然他有着这不知来历的,且有着实时更新的外挂,</p>

    但蓝星的科技总要靠自己发展,</p>

    就像人类开启航海时代,</p>

    发现蓝星上还有着其他大陆和文明后,</p>

    激发的工业时代一样,</p>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类扩散到太阳系的其他地方,</p>

    生产力的不足导致的探索效率低下</p>

    必然会促进人类航空科技的发展,</p>

    想到这些,他望着面前的灵龙一号,一个念头在他的脑海中一闪而过:</p>

    “这一切的开始便是眼前这座核电站</p>

    也我可以写一部小说,叫做《人类从一座月球核电站走向宇宙!》”</p>

    ……</p>

    而就当他准备再次开展实验时,</p>

    他手臂上的信号灯闪烁了一下,</p>

    “是地面的信息!”</p>

    片刻后,</p>

    当他打开信号接收器,看到上面的内容,脸上露出了疑惑的神情:</p>

    “中微子信号接收发射装置?”</p>

    “这是个什么设备!”</p>

    作为一个普通人,他自然没有听过中微子这样的粒子,</p>

    不说中微子,</p>

    普通人能分清中子、质子、电子也算是不错了。</p>

    而当王猛看完地面的说明,</p>

    脸上的疑惑神情变为了惊讶:</p>

    “这世上竟然有能穿透蓝星的粒子!”</p>

    要知道核辐射中对人体伤害最大的伽马射线,</p>

    都可以被铅板阻挡下来,</p>

    而中微子竟然能穿透整个蓝星,</p>

    这听起来极为夸张,</p>

    虽然听起来来很是离谱,</p>

    但相较于建造枪和金手掌来说,有粒子穿透蓝星也不算什么稀奇之事。</p>

    “中微子通信技术!”</p>

    看着地面提起的这个新技术,</p>

    王猛心中更加疑惑了,</p>

    这两日他一直在关注着系统实时更新的内容,</p>

    并没有看到这个技术,</p>

    “难道我又看漏了?”</p>

    他没有急着打开系统蓝图,而是将整个通信看完后,</p>

    这才明白了中微子通信技术为何没有出现在蓝图中,</p>

    在所谓的无衰减现象发现前,</p>

    中微子通信最多也不过几十公里的距离</p>

    想要达到太空都难,根本算不上什么太空技术。</p>

    而如今地面终于有了新的发现了,</p>

    对于中微子的新发现,他倒是不太注意,</p>

    毕竟在这之前对于中微子是什么他都不懂,</p>

    真正引起注意的是另一件事情。</p>

    “如果利用中微子通信,地面和蓝星的延迟将降低到十分钟内!”</p>

    “要是真的降低到十分钟以内,那也许可以再次连接到蓝星的网络。”</p>

    想到蓝星的网络,</p>

    王猛突然回想起,自己在太阳那一侧时,还能上网时,遇到的一些“网友”。</p>

    如今已经过去了数月,</p>

    他也不知道那些“网友”过的怎么样了。</p>

    不过现在想回起来,</p>

    他突然发现,那些与他“亲切”交流过的网友,总会莫名其妙的消失,</p>

    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p>

    也许是间隔时间太长他们放弃了,</p>

    或者是得了某些绝症,</p>

    “总之祝愿他们身体健康吧!”</p>

    想到可能恢复的网络连接,</p>

    王猛对于中微子通信技术满是期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