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屋 > 科幻小说 > 我要去火星 > 第一百六十二章 用水显示像
    ,我要去火星</p>

    然而,当王猛看到中微子通信的要求后,</p>

    又不得不暂时将其放在了一旁,</p>

    按照从地面得到的试验方法,中微子信号接收实验需要大量的电力供给,</p>

    普通的核电池和太阳能发电板的效率都很低,他还是先得将灵龙一号给造出来。</p>

    “这也真是巧,刚有了大型发电设备,这里便来了一个用电大户!”</p>

    在有了通信需求的情况下,</p>

    王猛开始做的两手准备,</p>

    利用建造枪,建造一个大型的模拟蓝星环境的实验舱的同时,</p>

    对灵龙一号的环境模拟实验也不会停止。</p>

    模拟蓝星环境的实验舱还是很容易做到的,</p>

    首先找到生物圈技术,</p>

    在将其建造出来,将里面的种植设备完全拆除,而后只剩下一些压力平衡,气体循环设备,</p>

    之后便完全调整为蓝星环境的中的参数,</p>

    而后将灵龙一号放入其中,</p>

    这座小型核反应堆便不需要考虑火星异常的环境。</p>

    而与此同时,</p>

    对火星环境的实验也要同时进行,</p>

    就这样,</p>

    时间一转眼,两天过去了,</p>

    在这巨大坑洞的底部</p>

    一座金属材质的穹顶建筑突兀的出现在了一个角落里,</p>

    从这半圆形建筑上的巨大缝隙可以看出,</p>

    金属材质的半圆穹顶建筑是可以打开的。</p>

    而透过缝隙隐约间可以看出里面有着玻璃材质的建筑,</p>

    生物圈技术王猛曾在月球使用过一次,</p>

    但在火星这个,已经与月球的不同,</p>

    大都地面指挥中心在得到小型生物圈技术后,</p>

    虽然短时间内还没有能力,</p>

    将如此巨大的建筑所需的材料送到月球去,</p>

    但也对其进行了修改和加强,</p>

    在加上王猛的建议,更大更新的生物圈技术出现在了火星上,</p>

    只是可惜的是,</p>

    里面的种植设备已经被还为了灵龙一号,</p>

    当将灵龙一号放置好后,</p>

    王猛惊讶的发现,竟然还有许多空余的空间,</p>

    这点空间虽然不多,但用来种族蘑菇却正好,</p>

    在这样的蓝星模拟环境中,</p>

    发电效率轻易的便达了百分之百,</p>

    甚至因为火星重力远比蓝星低的缘故,</p>

    蒸腾作用更为明显,</p>

    其产生的效率甚至一度超过了百分之百,</p>

    见到这样的情况,王猛非但没有高兴,</p>

    反而是大惊失色,</p>

    发电效率低并没有什么问题,</p>

    但要是过载那问题可就大了,</p>

    一不小心便真的变成了大蘑菇。</p>

    所幸对于如何减缓反应效率,</p>

    一代、二代核电技术已经累积的足够身后,</p>

    在与地面的沟通后,很快便有了应对的方法。</p>

    而在将这过载的数据发送回去后,</p>

    在有了对比数据的情况下,</p>

    对于在火星环境中的灵龙一号效率竟然有了意外的提升。</p>

    时间又过了五天,</p>

    生物圈中的灵龙一号已经可以稳定的工作了。</p>

    而通过不断试验,在火星环境下的灵龙一号发电效率终于达到了50%。</p>

    ……</p>

    当灵龙一号的实验组得到这个消息,</p>

    有些难以相信,</p>

    竟然仅仅过了七天的时间,</p>

    便能将灵龙一号的发电效率提高到如此程度,</p>

    可实验数据不会骗人,</p>

    只能奇怪的眼神看着老长官,</p>

    可惜关于王猛的保密等级再次被提高,</p>

    想要告诉他们也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p>

    在打发走灵龙一号的实验组后,</p>

    老长官心中也在嘀咕,王猛究竟是如何做到的,</p>

    以灵龙一号的复杂程度,</p>

    七天时间甚至连其中的一个部件也无法制造完,</p>

    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p>

    老长官此时的心中闪过了许多念头,</p>

    可无论怎么想,</p>

    对于这个与他距离他亿万公里的存在,</p>

    他的任何想法都无法实现,</p>

    “所幸再过一些时日,便临近了火星发射的窗口期,希望这次我们的人能接触到他!”</p>

    想到这里,</p>

    他从桌边抽出了一个文件,</p>

    这文件上写着的正是,</p>

    基于从月球基地出发的火星登陆计划,</p>

    而老长官翻看着计划的内容,</p>

    同时还不停的计算着什么,之后将这份计划轻轻的拍在桌上,自语道:</p>

    “看来还得加快速度!”</p>

    在老长官嘀咕的时候,</p>

    王猛已经在火星上建造了一个新的设备,</p>

    此时,看着新设备的他有些发懵,</p>

    “这就是中微子信号接收器?”</p>

    虽然先前在系统蓝图中便觉得这中微子信号接收器有些奇怪,</p>

    但当他建造出来后却发现这玩意更奇怪,</p>

    在他的影响里的信号接收器,</p>

    不说是那种是大锅形的样貌,</p>

    最次也得是又直又硬的天线,</p>

    当然还有手机内置的那种模块信号接器,可那样技术并不适合超远距离通信。</p>

    种种天线的样貌都在他脑子里过了一遍,</p>

    但他怎么也没想到,</p>

    所谓的中微子信号接收装置竟然是一个装满水的圆形水池。</p>

    “这能叫信号接收装置?”</p>

    看这一池的水,</p>

    王猛也算是明白了为何,地面先让他建造核电站,然后才能建设中微子的信号接收装置。</p>

    光是让这一池水保持常态,便是一件极耗电量的事情。</p>

    而之余为何用水,地面也解释过,</p>

    但他不是很懂,</p>

    只是听地面讲,中微子质量极小,且速度接近光速,</p>

    正因为这样在从其他环境中,突然进入水中后,</p>

    会因为介质的突然变化而产生契伦科夫辐射。</p>

    至于契伦科夫辐射是什么地面也没有细讲述,</p>

    此时的他也不能联网进行查阅,</p>

    但他知道,在中微子大量进入水池中后,会产生颜色变化,</p>

    这让联想到了一些东西,</p>

    中微子通信的接收装装置需要某种液体介质才能达到,</p>

    而中微子在通过在水中的混合不同物质时,显示的颜色也会不同,也许可以构建出显示图像的效果。</p>

    如果未来的某一天,</p>

    中微子通信技术发展到顶峰,可以将这水池缩小到一个脸盆大小。</p>

    那只要找来一个盆,</p>

    放入纯水和一些设备,而后一挥手便出现了图像,</p>

    甚至在缺水时撒泡尿照照……</p>

    想到那样的景象,王猛突然举得有些熟悉,</p>

    无论是东方的仙术,还是西方的魔法,</p>

    都有用一盆水来显示画面的传说,</p>

    古人的想象力竟然到了与中微子通信技术发展到顶峰后才能做得的程度,</p>

    出现了趋同的现象,</p>

    这是巧合吗?</p>